中文  | 英文   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注册]
热线电话:0571-86134572
工作时间:9:00-17:0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基础教育慕课:从“1.0”走向“2.0”

基础教育慕课:从“1.0”走向“2.0”

责任编辑: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07-01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点击数:1333

基础教育慕课2.0是指基于学生兴趣的、以项目设计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跨学科创新实验(实践)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这类课程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来自现实社会,有些甚至来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重在学生动手实践,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发展。

随着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推进,基础教育慕课2.0的概念应运而生。基础教育慕课2.0是相对于基础教育慕课1.0而言的。所谓基础教育慕课1.0,是指基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知识点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讲解形式的大规模公开在线学习课程;基础教育慕课2.0是指基于学生兴趣的、以项目设计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跨学科创新实验(实践)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

  基础教育慕课2.0和1.0有什么区别

相对于基础教育慕课1.0而言,基础教育慕课2.0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的,有些甚至就是来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比如,每天花多少时间做作业学习成绩可能最好?怎样的膳食结构才最为健康?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建座大桥?如何在3D打印机上制作一件个性化的艺术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找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和路径。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基于知识点的慕课1.0不同,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或固定标准。在项目设计或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它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认定学生的奇思妙想的过程比奇思妙想得到的结果更为重要。它对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很有帮助。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重在学生动手实践。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些什么,让学生“亲历亲为”,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所以,基础教育慕课2.0就需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线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引导学生学习跨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广泛收集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有关问题以及相关项目的知识;线下,重在学生实践参与和学习体验。在线上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或项目设计的假设,在教师引导下,动手实验或参与实践,在实验或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教育慕课2.0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发展的课程。这也就是说,这些项目都是个性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挑选。如果说基础教育慕课1.0更多地是基于目标导向的课程,那么基础教育慕课2.0更多是以学生兴趣和个人特长发展为导向。当然,这些“课”可以由学生自己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这些“课”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世界本来就是综合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综合的思考,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的慕课2.0课程主要有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时事政治类、历史人文类、社会实践类等五大门类的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

  基础教育慕课2.0何以必要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世界本来是综合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也是综合的、跨学科的。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都是来自人类社会或学生个体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无法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让有需要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各门类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畅通交流。基础教育慕课2.0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建设的跨学科创新课程平台。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强。这些“课”的学习需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重在强调学生参与了什么样的过程,动手做了什么,从事了什么样的实践调查等。这些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更为看重学生参与学习的经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积极思考和动手设计中有更深入、全面的学习体验,体会项目完成后的愉悦感、成就感,乃至实验失败的挫折感。鼓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基于特定的课题,学生提出的项目设计思路、解决问题方案和参与服务的过程等,都没有固定标准和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新的设想,突出论证过程的“自圆其说”,倡导学生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以完成方案设计或实践过程。教师更多地扮演参与者、支持者、建议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给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提供良好环境。流行于欧美的STEAM课程(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制造课程)或当前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的“创客”课程,当然是跨学科创新课程,然而,跨学科创新课程并不限于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关心社会其他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也是该课程关注的重要方面。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是基础教育慕课2.0的重要目标。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以更好地满足。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在完成学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就更有条件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学习。这些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的课都是个性化的,来自不同领域,针对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一起探讨实践。

  基础教育慕课2.0如何实施

基础教育慕课2.0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线上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平台来学习。

线上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呈现解决问题所需的跨学科知识,提示实践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线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实验室的实验,走出教室的社会调研、社区服务,或是在创新实验室内的动手操作等学习形式。线下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做”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动手与动脑并重。不少人以为学习就是一个动脑的活动,是依赖于记忆、推理、想象等脑力活动的过程。其实,学习过程并不能只依赖动脑一条途径。语言学习还需要动嘴,科技创新更需要动手。手与脑并用,左右脑齐驱,才是学习效率最大化的最佳选择。为此,慕课2.0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很多人眼里,“创新”是很崇高的字眼,对普通人来说是高不可攀的活动。其实,创新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在别人没想到的地方早走一步,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再走一步。这就注定了创新需要智慧,也需要懂得继承,懂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迈向新的高度。为此,掌握各门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是必须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慕课1.0和慕课2.0并不冲突,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慕课1.0和翻转课堂教学,更多地是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知识点为基础的,充分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对于从容地应对慕课2.0,提升学生问题解决和项目设计能力有极大帮助。慕课2.0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走向。

(作者陈玉琨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