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慕课,谋划在线教育大格局
慕课,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模式。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到2017年前,我国要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然而到目前为止,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部官方慕课总共才200多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高校在慕课推进过程中,老师们对这项工作并不积极。
教育部慕课官网的地区负责人说:“慕课毕竟是新事物,高校对其有个接受过程。”这句话只对了一半,高校建设进度缓慢是事实,慕课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被称为慕课元年的2012年开始,这场“风暴”已经刮了4年,但它并未如人们想象般带来颠覆性改变。即使在欧美国家,慕课的发展也并不理想,甚至有人提出“慕课已死”“后慕课时代”的说法。慕课当然不会死,但我们必须正确评价慕课的意义和地位——它不是在线教育的全部。立足慕课,在更高层面、以更具前瞻性的思维谋划高校在线教育大格局,才是当务之急。
近期,美国两名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测评报告,称所有慕课课程都存在低完成率这一“软肋”,在注册课程用户量保持增长的同时,课程完成比率始终低于10%。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显示,在其统计的1000多门慕课课程中,约20%的课程占到了师生网上交流互动数量的90%。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员是三分钟热血,图新鲜推开了慕课的大门,最后真正出满勤拿到毕业证书的寥寥无几。而在线教育与最早流行的“公开课”不同,课程录制制作只是开始,之后的在线交流、答疑、作业批改更为重要。老师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够,反过来助长了学员的懈怠,成为恶性循环。
慕课的根本属性是开放与公益。对于学生而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免费的课程往往不会珍惜。除了那些自控力好、有超强学习欲望的人,普通人很难坚持下来。而对于老师,慕课基本上是无偿付出,靠的是情怀。情怀这东西人人都有,付之行动的一百个人里只有十个,坚持下来的更是十不存一。与“时薪万元”的高中网络教学比,高校老师显然缺乏动力,“不积极”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保证慕课的公益性与课程质量,老师的付出必须由高校来买单。不过即使如此,慕课也只是在线教育的有益补充,而非主流。本月初的一个论坛上,不少中西部地区代表就认为,慕课最大意义就是提供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对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慕课的种种特性决定了它并非适合所有人,而更类似于一个公益援助项目,是高等教育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目前,国外的一些慕课课程已经开始尝试收费服务,并出现了一种名为“私播课”的新模式,即收费小规模在线课程。国内的慕课领域也发生了几起巨额融资案例,向市场化和商业化进军。这意味着,传统慕课正在演变成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模式。如果高校仍狭隘地看待慕课,纠结于老师的“没兴趣”和“不积极”,无疑会跟不上时代步伐,一慢再慢。
未来,在线教育有着无数个可能。高校必须打破思维与体制的束缚,从市场、老师、学生等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由慕课走向更广阔的在线教育空间。如此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